楝科

出自台灣有毒中草藥毒性資料庫

(修訂版本間的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外觀簡述)
第3行: 第3行:
||
||
==== 科別 ====
==== 科別 ====
-
||楝科 Meliaceaez
+
||<font size=3> 楝科 Meliaceaez </font>
||
||
|-
|-
||
||
==== 屬名 ====
==== 屬名 ====
-
||楝屬 ''Melia''
+
||<font size=3> 楝屬 ''Melia'' </font>
|-
|-
||
||
==== 中文學名 ====
==== 中文學名 ====
-
||楝
+
||<font size=3> </font>
|-
|-
||
||
=== 拉丁學名 ===
=== 拉丁學名 ===
-
||''Melia azedarach'' L.
+
||<font size=3> ''Melia azedarach'' L. </font>
|-
|-
||
||
=== 英文名稱 ===
=== 英文名稱 ===
-
||China tree, china berry tree, bitter china berry tree, Chinese neem tree
+
||<font size=3> China tree, china berry tree, bitter china berry tree, Chinese neem tree </font>
|-
|-
||
||
=== 中文俗名 ===
=== 中文俗名 ===
-
||苦楝、苦楝樹、苦苓、苦苓樹、森樹、翠樹、紫花樹、Baaran(泰雅)、Bagasu(排灣)
+
||<font size=3> 苦楝、苦楝樹、苦苓、苦苓樹、森樹、翠樹、紫花樹、Baaran(泰雅族)、Bagasu(排灣族) </font>
|}
|}
   
   
== '''楝簡介''' ==
== '''楝簡介''' ==
-
苦楝為落葉性喬木植物,野外長於平野山釐等處,不過目前也被栽種用於行道樹,或是作為景觀植物種植。在苦楝樹有出現的國家中,幾乎都有中毒案例出現,但最常被報導苦楝中毒的對象為動物而非人類,人類中毒的案例較為稀少。古代中國即已將苦楝作為藥用植物在使用,使用部位多為樹皮或根部,主要功效為驅蟲、治療蛔蟲及疥癬搔癢。另外果實、花、葉及種子油均可用於藥用,藥效多為治疝痛、蟲積腹痛、殺蟲、止痛等,較為特殊的是種子油可作為男性殺精劑。根據台灣國家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Taiwan National Poison Center)的案例記載,自1998至2007年台灣共有五例為食入苦楝而造成中毒的案例[1]。
+
<font size=3> 苦楝為落葉性喬木植物,野外長於平野山釐等處,不過目前也被栽種用於行道樹,或是作為景觀植物種植。在苦楝樹有出現的國家中,幾乎都有中毒案例出現,但最常被報導苦楝中毒的對象為動物而非人類,人類中毒的案例較為稀少。古代中國即已將苦楝作為藥用植物在使用,使用部位多為樹皮或根部,主要功效為驅蟲、治療蛔蟲及疥癬搔癢。另外果實、花、葉及種子油均可用於藥用,藥效多為治疝痛、蟲積腹痛、殺蟲、止痛等,較為特殊的是種子油可作為男性殺精劑。根據台灣國家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Taiwan National Poison Center)的案例記載,自1998至2007年台灣共有五例為食入苦楝而造成中毒的案例[1]。</font>
第35行: 第35行:
||
||
===莖===
===莖===
-
||落葉喬木、樹幹本體可達15~20公尺高,嫩枝上散佈皮孔。
+
||<font size=3>落葉喬木、樹幹本體可達15~20公尺高,嫩枝上散佈皮孔。</font>
|-
|-
||
||
=== 葉 ===
=== 葉 ===
-
||葉為2-3回羽狀複葉,長約20-50公分,每一葉柄上羽片3-4對,葉軸於幼年期毛絨軟狀(pubescent),羽片上的小葉約3-4對,呈對生或近對生,葉長2-6公分,寬1-2.5公分,外觀為卵狀橢圓形,葉頂逐漸變尖,葉基歪斜,幼年期葉緣鋸齒、裂片狀。
+
||<font size=3>葉為2-3回羽狀複葉,長約20-50公分,每一葉柄上羽片3-4對,葉軸於幼年期毛絨軟狀(pubescent),羽片上的小葉約3-4對,呈對生或近對生,葉長2-6公分,寬1-2.5公分,外觀為卵狀橢圓形,葉頂逐漸變尖,葉基歪斜,幼年期葉緣鋸齒、裂片狀。</font>
|-
|-
||
||
=== 花 ===
=== 花 ===
-
||花多數,淡紫色,圓錐花序腋生,長約10-20公分,花軸毛絨狀,花梗細長約2-3毫米,花苞卵形,花萼5-6辦;花瓣5辦,匙長形,尖端鈍圓,長約8mm寬2mm;雄蕊深紫色,尖端鋸齒狀,共十枚。子房卵形無毛,5-6室。
+
||<font size=3>花多數,淡紫色,圓錐花序腋生,長約10-20公分,花軸毛絨狀,花梗細長約2-3毫米,花苞卵形,花萼5-6辦;花瓣5辦,匙長形,尖端鈍圓,長約8mm寬2mm;雄蕊深紫色,尖端鋸齒狀,共十枚。子房卵形無毛,5-6室。</font>
|-
|-
||
||
=== 果實 ===
=== 果實 ===
-
||卵形,多肉有硬核。
+
||<font size=3>卵形,多肉有硬核。</font>
|}
|}
第53行: 第53行:
<font size=3> 原產於亞洲地區,如日本、中國、韓國、印度、琉球和台灣本島,但目前在澳洲北部、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歐都可發現。台灣地區見於平野、山釐,也被當作行道樹或景觀植物。</font>
<font size=3> 原產於亞洲地區,如日本、中國、韓國、印度、琉球和台灣本島,但目前在澳洲北部、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歐都可發現。台灣地區見於平野、山釐,也被當作行道樹或景觀植物。</font>
   
   
-
=='''毒性研究'''==
+
== '''毒性研究''' ==
早在19世紀末就有研究指出雞母珠的毒性成分為毒蛋白(toxalbumin),並且發現主要毒性來源為雞母珠毒素(abrin)及abric acid[1]。雞母珠毒素在結構上由兩條肽鏈(peptide chains)A鏈及B鏈構成[6],兩鏈之間由共價雙硫鍵(S=S)產生連接,結構上類似於胰島素(insulin)、蓖蔴毒素(ricin)、肉毒桿菌(botulinum toxin)、霍亂毒素(cholera toxin)或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結構上,B鏈主要是幫助雞母珠毒蛋白黏接到細胞的表面接受器上,促使A鏈透過接受器媒介(receptors-mediated)的胞吞作用(endocytosis)進入到細胞當中[7],當進入到細胞當中後,毒蛋白會逆著正常蛋白質運輸的途徑進入到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eum, ER)[8],然後在ER當中連接A、B鏈的雙硫鍵斷裂使得A鏈進入到細胞質(cytosol);而A鏈在雞母珠毒蛋白中扮演產生毒性的最主要角色,在進入細胞質後,A鏈會鍵結到核糖體(ribosome)60S次單位(subunit)上,此一次單位上含有RNA轉譯成為蛋白質時所需的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s, EF),蛋白質的合成要完整必須要有延伸因子的幫助才能達成,A-chain鍵結的位置恰為EF-1及EF-2的位置,進而干擾蛋白質的合成而導致細胞的死亡[9]。
早在19世紀末就有研究指出雞母珠的毒性成分為毒蛋白(toxalbumin),並且發現主要毒性來源為雞母珠毒素(abrin)及abric acid[1]。雞母珠毒素在結構上由兩條肽鏈(peptide chains)A鏈及B鏈構成[6],兩鏈之間由共價雙硫鍵(S=S)產生連接,結構上類似於胰島素(insulin)、蓖蔴毒素(ricin)、肉毒桿菌(botulinum toxin)、霍亂毒素(cholera toxin)或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結構上,B鏈主要是幫助雞母珠毒蛋白黏接到細胞的表面接受器上,促使A鏈透過接受器媒介(receptors-mediated)的胞吞作用(endocytosis)進入到細胞當中[7],當進入到細胞當中後,毒蛋白會逆著正常蛋白質運輸的途徑進入到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eum, ER)[8],然後在ER當中連接A、B鏈的雙硫鍵斷裂使得A鏈進入到細胞質(cytosol);而A鏈在雞母珠毒蛋白中扮演產生毒性的最主要角色,在進入細胞質後,A鏈會鍵結到核糖體(ribosome)60S次單位(subunit)上,此一次單位上含有RNA轉譯成為蛋白質時所需的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s, EF),蛋白質的合成要完整必須要有延伸因子的幫助才能達成,A-chain鍵結的位置恰為EF-1及EF-2的位置,進而干擾蛋白質的合成而導致細胞的死亡[9]。
常見的雞母珠中毒症狀為噁心(nausea)、嘔吐(vomiting)、腹瀉(diarrhoea)、腹部絞痛(abdominal cramps)、嘔血(haematemesis)及黑便(melena)[1, 3],此些症狀是由於雞母珠毒蛋白刺激腸胃道黏膜所造成的,在通報案例中最主要的症狀也是腸胃道毒性[2];腎衰竭也是一常被發現的中毒症狀,可能引起原因是由於血液凝集素(haemagglutination)、紅血球溶血(haemolysis of red blood cells)、血容積減少性休克(hypovolaemic shock)或是直接的毒性反應於腎臟[1]。在各國的案例報導中,也發現一些不常見,但是很可能有致命危險的中毒症狀,例如: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及視神經乳突水腫(papilledema)[2],本記載案例共兩人,有一人最後死亡;肺水腫(pulmonary edema)[1]。另外,雞母珠毒素也有中樞神經毒性,常見症狀包括頭痛(headache)、瞳孔放大(dilated pupils)、幻覺(hallucinations)、睏倦(drowsiness)、手足抽搐(tateny)及癲癇發作(seizures)[2]。  
常見的雞母珠中毒症狀為噁心(nausea)、嘔吐(vomiting)、腹瀉(diarrhoea)、腹部絞痛(abdominal cramps)、嘔血(haematemesis)及黑便(melena)[1, 3],此些症狀是由於雞母珠毒蛋白刺激腸胃道黏膜所造成的,在通報案例中最主要的症狀也是腸胃道毒性[2];腎衰竭也是一常被發現的中毒症狀,可能引起原因是由於血液凝集素(haemagglutination)、紅血球溶血(haemolysis of red blood cells)、血容積減少性休克(hypovolaemic shock)或是直接的毒性反應於腎臟[1]。在各國的案例報導中,也發現一些不常見,但是很可能有致命危險的中毒症狀,例如: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及視神經乳突水腫(papilledema)[2],本記載案例共兩人,有一人最後死亡;肺水腫(pulmonary edema)[1]。另外,雞母珠毒素也有中樞神經毒性,常見症狀包括頭痛(headache)、瞳孔放大(dilated pupils)、幻覺(hallucinations)、睏倦(drowsiness)、手足抽搐(tateny)及癲癇發作(seizures)[2]。  

在2011年4月27日 (三) 02:27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基本資料

科別

楝科 Meliaceaez

屬名

楝屬 Melia

中文學名

拉丁學名

Melia azedarach L.

英文名稱

China tree, china berry tree, bitter china berry tree, Chinese neem tree

中文俗名

苦楝、苦楝樹、苦苓、苦苓樹、森樹、翠樹、紫花樹、Baaran(泰雅族)、Bagasu(排灣族)

楝簡介

苦楝為落葉性喬木植物,野外長於平野山釐等處,不過目前也被栽種用於行道樹,或是作為景觀植物種植。在苦楝樹有出現的國家中,幾乎都有中毒案例出現,但最常被報導苦楝中毒的對象為動物而非人類,人類中毒的案例較為稀少。古代中國即已將苦楝作為藥用植物在使用,使用部位多為樹皮或根部,主要功效為驅蟲、治療蛔蟲及疥癬搔癢。另外果實、花、葉及種子油均可用於藥用,藥效多為治疝痛、蟲積腹痛、殺蟲、止痛等,較為特殊的是種子油可作為男性殺精劑。根據台灣國家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Taiwan National Poison Center)的案例記載,自1998至2007年台灣共有五例為食入苦楝而造成中毒的案例[1]。


外觀簡述

落葉喬木、樹幹本體可達15~20公尺高,嫩枝上散佈皮孔。

葉為2-3回羽狀複葉,長約20-50公分,每一葉柄上羽片3-4對,葉軸於幼年期毛絨軟狀(pubescent),羽片上的小葉約3-4對,呈對生或近對生,葉長2-6公分,寬1-2.5公分,外觀為卵狀橢圓形,葉頂逐漸變尖,葉基歪斜,幼年期葉緣鋸齒、裂片狀。

花多數,淡紫色,圓錐花序腋生,長約10-20公分,花軸毛絨狀,花梗細長約2-3毫米,花苞卵形,花萼5-6辦;花瓣5辦,匙長形,尖端鈍圓,長約8mm寬2mm;雄蕊深紫色,尖端鋸齒狀,共十枚。子房卵形無毛,5-6室。

果實

卵形,多肉有硬核。

產地

原產於亞洲地區,如日本、中國、韓國、印度、琉球和台灣本島,但目前在澳洲北部、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歐都可發現。台灣地區見於平野、山釐,也被當作行道樹或景觀植物。

毒性研究

早在19世紀末就有研究指出雞母珠的毒性成分為毒蛋白(toxalbumin),並且發現主要毒性來源為雞母珠毒素(abrin)及abric acid[1]。雞母珠毒素在結構上由兩條肽鏈(peptide chains)A鏈及B鏈構成[6],兩鏈之間由共價雙硫鍵(S=S)產生連接,結構上類似於胰島素(insulin)、蓖蔴毒素(ricin)、肉毒桿菌(botulinum toxin)、霍亂毒素(cholera toxin)或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結構上,B鏈主要是幫助雞母珠毒蛋白黏接到細胞的表面接受器上,促使A鏈透過接受器媒介(receptors-mediated)的胞吞作用(endocytosis)進入到細胞當中[7],當進入到細胞當中後,毒蛋白會逆著正常蛋白質運輸的途徑進入到內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eum, ER)[8],然後在ER當中連接A、B鏈的雙硫鍵斷裂使得A鏈進入到細胞質(cytosol);而A鏈在雞母珠毒蛋白中扮演產生毒性的最主要角色,在進入細胞質後,A鏈會鍵結到核糖體(ribosome)60S次單位(subunit)上,此一次單位上含有RNA轉譯成為蛋白質時所需的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s, EF),蛋白質的合成要完整必須要有延伸因子的幫助才能達成,A-chain鍵結的位置恰為EF-1及EF-2的位置,進而干擾蛋白質的合成而導致細胞的死亡[9]。 常見的雞母珠中毒症狀為噁心(nausea)、嘔吐(vomiting)、腹瀉(diarrhoea)、腹部絞痛(abdominal cramps)、嘔血(haematemesis)及黑便(melena)[1, 3],此些症狀是由於雞母珠毒蛋白刺激腸胃道黏膜所造成的,在通報案例中最主要的症狀也是腸胃道毒性[2];腎衰竭也是一常被發現的中毒症狀,可能引起原因是由於血液凝集素(haemagglutination)、紅血球溶血(haemolysis of red blood cells)、血容積減少性休克(hypovolaemic shock)或是直接的毒性反應於腎臟[1]。在各國的案例報導中,也發現一些不常見,但是很可能有致命危險的中毒症狀,例如: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及視神經乳突水腫(papilledema)[2],本記載案例共兩人,有一人最後死亡;肺水腫(pulmonary edema)[1]。另外,雞母珠毒素也有中樞神經毒性,常見症狀包括頭痛(headache)、瞳孔放大(dilated pupils)、幻覺(hallucinations)、睏倦(drowsiness)、手足抽搐(tateny)及癲癇發作(seizures)[2]。 經研究人類致死劑量為每公斤0.1-1微克(約一70公斤成年男子服用0.007至0.07毫克)或是咀嚼咬碎服用一至兩顆種子即有可能導致死亡[10]。

治療方式

目前臨床治療均以支持性療法治療,先予以洗胃或催吐,再配合靜脈輸注及活性炭給予,並依照出現之中毒症狀給予適當治療。


參考文獻

[1] Fernando C. Poisoning due to Abrus precatorius (jequirity bean). Anaesthesia 2001; 56: 1178-1180.

[2] Subrahmanyan D, Mathew J, Raj M. An unusual manifestation of Abrus precatorius poisoning: A report of two cases. Clinical Toxicology 2008; 46: 173-175.

[3] Pillay VV, Bhagyanathan PV, Krishnaprasad R et al. Poisoning due to white seed variety of Abrus precatorius. Journal of Association of Physicians of India 2005; 53: 317-319.

[4] Sahoo R, Hamide A, Amalnath SD, Narayana BS. Acute demyelinating encephalitis due to Abrus precatorius poisoning – complete recovery after steroid therapy. Clinical Toxicology 2008; 46: 1071-1073.

[5] Reedman L, Shih RD, Hung O. Survival after an intentional ingestion of crushed abrus seeds. Wester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08; 9: 157-159.

[6] Tahirov TH, Lu T-H, Liaw Y-C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Abrin-a at 2.14 Å.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1995; 250: 354-367.

[7] Sandvig K, van Deurs B. Entry of ricin and Shiga toxin into cells: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medical perspectives. The EMBO Journal 2000; 19: 5943-5950.

[8] Day PJ, Owens SR, Wesche J et al. An Interaction between Ricin and Calreticulin That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Toxin Trafficking.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1; 276: 7202-7208.

[9] Stephen Benson SO, and Alexander Pihl. On the Mechanism of Protein-Synthesis Inhibition by Abrin and Rich.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1975; 59: 573-580.

[10] Dickers KJ, Bradberry SM, Rice P et al. Abrin poisoning. Toxicological Reviews 2003; 22: 137-142.

[返回上一頁]

個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