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母珠 Abrus precatorius L.

出自台灣有毒中草藥毒性資料庫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中英文學名 科別 毒性 症狀

基本資料

科別

豆科 Leguminosae

屬名

雞母珠屬 Abrus

中文學名

雞母珠

拉丁學名

Abrus precatorius L.

英文名稱

jequirity bean,rosary pea,precatory bean,crab's-eye

中文俗名

相思豆


植物圖片

雞母珠莖鬚

雞母珠莖鬚

雞母珠莖

雞母珠莖

雞母珠未成熟果實

雞母珠未成熟果實

雞母珠葉

雞母珠葉

雞母珠成熟果實1

雞母珠成熟果實1

雞母珠成熟果實2

雞母珠成熟果實2


藥材圖片

雞母珠葉

雞母珠葉


雞母珠簡介

雞母珠於世界各地均有分佈,經研究該植物全株有毒[1],尤其是種子部分毒性最強,而在多數案例報導[1-3]中可發現,中毒案例幾乎都是因為誤食或因誤信偏方而食用雞母珠種子,導致不同程度的中毒,嚴重者甚至死亡,另外有些甚至是故意食用而導致中毒[4,5]。

中毒案例通常發生在秋季時節,因此時雞母珠的種子恰好成熟,因此容易被撿拾食用。雞母珠種子外觀呈現鮮豔紅色,最大特徵為鮮紅種子及的黑色臍點為黑色。鮮豔外殼為一層硬殼,若誤食外殼完好的雞母珠種子,毒性較低,因大部分毒性成分均儲藏在種仁裡。不少案例報導指出咀嚼雞母珠種子將硬殼咬破,所造成的毒性比未破裂的種子更為嚴重,雖說未破裂種子毒性較小,但仍具有相當大的毒性,因此同樣不可服用,以免產生嚴重後果。


外觀簡述

藤狀灌木(climbing shrub),外觀型態上具有許多分枝,分枝細且長。葉長約5-8公分,羽狀對生,落葉性,每一分枝上約有20-40片小葉。花呈腋生總狀花序,花冠紅或白色,豆莢長約2.5-4公分,每一豆莢內含約4-6個種子,種子呈鮮紅色,臍眼為黑色,外殼堅硬。


產地

多產於熱帶地區,在美洲、非洲、印度、琉球或中國南部均有蹤跡。台灣地區常見於中南部山間,路邊、海邊、河岸也均有發現其植株。


毒性研究

  • 有毒成份

  • 毒蛋白(toxalbumin)[1]
    • 雞母珠毒素(abrin)
    • abric acid
個人工具